来源:微信公众号 浙里非博 作者:张晨星 2021年5月30日
“我始终关注着非洲,始终热爱着非洲,始终希望非洲向我们展示另类的生命、另类的社会、另类的追求。我怀抱着这样的爱,但我仍然无知,我仍然遥远,我仍然外部。所以我也想跟大家经由今天的讨论去分享非洲——地理的非洲、文化的非洲、历史的非洲、现实的非洲与中国相连的非洲,作为中国的外部和作为中国的深处,作为中国的远方和作为中国的近邻的非洲。这些都不是我真正已经抵达的,而是我渴望抵达的。”
2021年5月21日,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锦华教授到访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并与非洲研究院创始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刘鸿武教授,非洲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南非前资深外交官格特·格罗卜勒(Gert Grobler)大使,非洲研究院尼日利亚研究中心秘书长李坤博士(Osidipe Adekunle)和浙师大非洲博物馆副馆长孙竹等进行座谈。
戴锦华教授分享了多次到访非洲的经历,表示长期深查看度关注亚非拉文化,对非洲更是有着深厚感情。当得知戴锦华教授与马里的特殊情缘时,刘鸿武院长表示非洲研究院也和马里有着多方面的友好合作关系,还聘请了马里籍特聘研究员约罗·迪亚洛(Yoro Diallo)教授担任非洲研究院非洲法语国家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和浙师大非洲博物馆馆长。迪亚洛教授曾任马里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马里国家博物馆高级研究员,对中国情谊深厚。
格特大使在对话中谈及,5月25日就是非洲日,2021年又被命名为非洲艺术、文化与遗产之年,他表示欢迎戴锦华教授访问南非,进行深入的文化交流。李坤博士与戴锦华教授谈起尼日利亚“诺莱坞”电影节,并发出访问尼日利亚的邀约。
当晚,戴锦华教授为非洲研究院、文传学院、人文学院等学院的师生做了题为“起源之地与流离之所——从《悲惨世界》(2019)回望非洲”的演讲。
现场座无虚席,反响热烈。
重现“悲惨世界”
当全球化进程席卷世界,国家和地区开始变得大同小异时,戴锦华教授借法国非裔导演拉·吉利的2019年的电影《悲惨世界》,通过专业的电影文本分析,向我们呈现了一个“看见”的过程。
“我们看见了什么?我们看见了那个残酷的、复杂的社会结构,我们看见了贫穷的一种样态,那种被遗弃的、没有希望的、没有可能性的生命状态,那种‘赤裸生命’。”
“悲惨世界”一直存在,“悲惨世界”也并不遥远。这部电影呈现了非裔导演镜头下或者说眼中的,由西亚北非移民所构成的街区。“在这儿我们真的在说非洲吗?” 戴锦华教授说:“我们只是在说一个全球格局之中,关于非洲的想象,关于非洲被派定的结构性的位置。” 她将这一位置的确定与地理大发现、奴隶贸易联系在一起,引导观众从新的视角去审视历史,发现世界历史中的非洲。
被书写的非洲——起源之地与流离之所
“非洲不仅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也是现代文明的源头。”
戴锦华教授提及欧洲文明的现代发生在文艺复兴中的自我叙述,文艺复兴追寻希腊罗马文明的复苏,她说,罗马来自希腊,希腊来自埃及——非洲孕育了希腊文明,也就是欧洲文明的起点。与现代主义、现代社会、现代历史密切相关的欧洲文明的自我建构、自我想象、自我叙述的源头,同样在非洲。
通过对欧美电影中非洲形象的梳理,戴锦华教授说,起源之地的故事长久地被外人书写着,今天,由欧美电影所构筑起的电影史中,非洲知识流离之外,难于落脚,无处安放。从《卡萨布兰卡》《走出非洲》《白色物质》,到《卢旺达饭店》《野人传奇》等一系列与非洲相关的经典影片里,“在所谓的非洲故事里,却没有真正属于非洲的逻辑、文化与生存。”
寻找我与非洲的关联
十年间,戴锦华教授一次又一次踏上非洲大地,“到人们真实生存的地方”去感知真实的非洲。“这一切在最低限度上,赋予了我个人生命的真实性。经由这些旅行,经由跟这些人的相识,我非常踏实地说,我知道我真实地活过,我知道我和真实的生命之间有真实的相连、相关和互动的时刻。而从另外一个意义上我骄傲的说,我真的拥有世界视野了。因为那不是美国视野,那不是欧洲视野,那是广大的第三世界加入其间的、中国在其中重新定位的世界。”
很多青年学生或许都会有一个疑问——作为中国人,我为什么要与非洲有关?
在戴锦华教授看来,寻找与非洲的联系的过程,恰恰是一个反观自我的过程。
“将中国卷入现代化进程的那个历史时刻,那一系列历史事件早已经是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的组成部分。而所谓文化主体从来都是一种有效的‘我他结构’。我们只有真正的发现了‘我们的他人’,才能确认‘我们的自我’。当我们在‘我他’这个相互关系中真正加深了‘我们’的认知的时候,‘我们’的主体才得以成立。”
她引导学生去思考在视野广阔、包罗万象的非洲研究与中非合作中,如何才能通过差异发现自己的特殊,如何才能在非洲这面镜子中照见中国自己的文化主体。
非洲谚语说:“独行快,众行远。” 不久前,教育部浙江省省部共建非洲研究与中非合作协同创新中心在浙师大非洲研究院正式成立。由此,非洲研究院与国内外、校内外各行业、各领域的协同合作更加紧密,诸多顶尖级专家陆续莅临交流指导,共同探讨中国非洲研究的创新与发展。
非洲研究领域广阔,几乎涉及自然与人文全部学科专业,推动中国的非洲学或者非洲的中国学,都需要各学科领域间高度与密切地合作互通。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初衷与目标,正是为了实现不同学科、不同高校甚至不同领域、不同圈层之间有机而高效的“大循环”,打破学科领域壁垒,增强协同效应,实现中非知识体系的共享与共创。
戴锦华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教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11年,自1993年任教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主要从事电影、大众传媒与性别研究,是中国大陆最早从事女性主义理论、中国电影史论和文化研究的学者。她长期关注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电影与文化,在北大课堂上以及新媒体等空间平台,都具有很高的人气和影响力,也致力于文化教育与传播,很多青年学生都因为她的课程或者演讲,开始对亚非拉文化与知识有所了解、产生兴趣。她的十几部中文和英文专著,以及诸多学术论文被翻译为汉文、日文、德文、法文等十余种语言出版。
戴锦华教授本次应邀来访并作学术讲座,是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后,由浙师大非洲研究院和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协同合作的一场精彩活动,也吸引了浙江多所兄弟院校影视与文化研究相关专业师生的密切关注。
浙师大与电影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初,电影鉴赏批评等系列课程的开设和影视戏剧文学的专业建设,以及延续了近四十年的“电影节”校园文化活动,培养了大批活跃于中国影视创作和理论研究领域的人才。此次参与会务并在演讲前为师生放映影片的,正是已经有三十年历史的校园学生组织“影评学会”。浙师大非洲研究院也在多年前成立了非洲影视研究中心,已陆续策划、拍摄两部中非关系大型纪录片。
从电影看非洲,不仅为非洲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和学生提供了更为开阔多元的文化视角,也为电影与文化研究领域的师生展示了一种发现非洲、关注非洲、研究非洲的可能。
Comments